我是老散户川哥汇操盘,混迹股市十多年。
说是混,其实早些年真就是“混”:今天追热点,明天听消息,账户一年红不了两次,绿得倒挺快。
2015年那波牛市我赶上了,可惜整天短进短出,忙活大半年,利润还不如小区门口卖菜的老张赚得多。那时候我才明白一个道理:
牛市真正赚钱的,不是跑得快的人,而是能拿得住的人。
2020年又一波牛市启动,这次我彻底变了——不折腾了,选好股票,就像守稻田一样守着。
这一捂,三年过去,我的本金翻了三倍。
这篇文章,我不讲理论,就讲我这一波牛市“捂股”的实战故事,你要是有耐心听完,也许下次牛市,你能比我赚得还多。
图片
牛市怎么持股
一、捂股的第一步:得先选对“能捂”的股票
2020年春节一过,我在家刷新闻,看到“新能源、双碳、新基建”几个词老是冒出来。
我直觉告诉我:这个方向不简单。
于是我花了两周时间,像侦探一样查资料。年报、政策、行业排名我都看,最后定了三只票:
· 宁德时代:电动车电池老大;
· 隆基绿能:光伏玻璃天花板;
· 比亚迪:从做电池做到整车,实力派。
我不是拍脑袋选股。川哥总结一句话:
牛市要选“政策吹风口”+“业绩真增长”+“资金真抱团”的票,才能捂得住。
那时候我账户上刚好有30万现金,我就平均分成三份,三只票各买10万。买完我就跟自己说:“这三棵树,起码要等三年,果子熟了再动。”
二、捂股不是死拿,是“会拿、敢拿、该动就动”
很多人一听“捂股”,就以为是买了就闭眼不管。那叫死拿,不叫捂股。
我这三年怎么捂的?用一句老股民的话说:
涨得快,拿得住;跌得急,动得巧;横盘时,盯得紧。
具体怎么做,我有“三板斧”:
第一步:设置“分批止盈线”,涨到哪就卖多少
我给每只股票都定了“分批止盈计划”。比如宁德时代成本是80元:
· 涨到110元汇操盘,卖出1/4;
· 涨到180元,再卖1/4;
· 后面再涨,就看趋势和量能,走一步看一步。
这种分批止盈法好处是:
· 一边赚利润,一边锁安全感;
· 不用赌顶部,灵活掌握节奏;
· 万一见顶回落,也不是全军覆没。
第二步:盯紧“均线三兄弟”,破线不走心就慌
我盯的是5日线、10日线、20日线这“均线三兄弟”:
· 股价贴着5日线、10日线走,说明强势,可拿;
· 跌破20日线+放量,我就提高警惕;
· 连续两根阴线跌破30日线,我就会减仓防守。
不是迷信技术,而是用它来帮助判断情绪和趋势。特别是在波段调整期,均线真是我“心里的定海神针”。
第三步:不盲动,关键时刻靠“行业逻辑”定生死
比如有一段时间隆基绿能开始震荡,我朋友说光伏要完,我没动。
为什么?因为我看到了2021年国家提出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,光伏还在政策风口上,逻辑没变,那就还拿得住。
三、捂股三年,我干了三件事,赚得踏实又安心
1. 每月复盘,像写账本一样复查逻辑
我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季度都写复盘:
· 股票现在涨到了什么位置?
· 行业逻辑是否还在?
· 政策有没有新方向?
· 我还能不能拿得住?
这种方式不是为了装专业,而是让自己不被短期涨跌牵着鼻子走。
2. 三个股票不换来回倒,资金结构不动如山
三年我就守着这三只股,中途一个没换。
别人今天买AI,明天换CPO,后天追煤炭,我就像农民守稻田一样守着我的新能源三兄弟。
不换股,才有长期复利的机会。
3. 利润分批兑现,落袋为安才是真
我一直记得一句话:账户上没卖的钱,不叫利润。
所以我设置了“阶梯止盈”规则,一旦涨幅超过50%,就每涨10%卖一小部分,放进银行做理财。
这钱我拿去干嘛?
· 给老妈装了个中央空调;
· 带家人去了趟西藏;
· 剩下放着,等下一波行情。
图片
卖出后的利润才是自己的钱
四、牛市结束前,我是怎么“全身而退”的?
牛市来得猛,走得也快。
2023年初,我看到几个信号,决定“撤退”:
· 板块轮动越来越快,新能源开始跌不起来;
· 新闻上天天讲“估值过高”,资金开始向银行、煤炭回流;
· 我的“均线三兄弟”齐齐跌破,走势明显走弱。
于是我在高点附近分批清仓,最后一个卖在宁德540元附近。
不少朋友说我跑得早了,但我不后悔。
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老话:
牛市赚到钱,及时下车才是真本事。
川哥捂股心得:牛市六诀,稳中取胜!
最后总结一句话给兄弟姐妹们听:
选龙头,敢捂住;设止盈,盯均线;懂政策,守纪律。
牛市其实不难,难的是你不贪、不慌、能等、敢走。
2025年还会不会有大行情?我不知道。但我知道,只要我记住这套“捂股心法”,下一波,我还会稳稳地走在阳光大道上。
图片
期待2025的行情汇操盘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